4月21日,学校心理委员会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《压力与应对》课程培训,旨在帮助同学们正确认识压力,掌握应对方法,并将压力转化为成长的动力。活动通过绘画、分享、讨论等多种形式,让同学们在轻松的氛围中探索内心感受,收获颇丰。
绘画表达:画出“我的雨中人”
活动伊始,同学们在老师的引导下,以“我的雨中人”为主题进行绘画创作。绘画过程中,大家无需顾虑技巧,只需遵从内心的真实感受。画作完成后,同学们围绕三组问题展开分享:雨中人的情绪状态、雨的大小与密集程度以及雨中人的感受。通过这一环节,同学们不仅表达了自己的压力状态,还学会了用艺术的方式释放情绪。
寻找同伴:倾诉与共鸣
随后,活动进入“寻找同伴”环节。同学们以“我最大的困扰是——,请和我有相同困扰的同学起立”的句式,勇敢表达自己的压力源。这一形式迅速拉近了彼此的距离,许多同学发现自己的困扰并非孤立无援,现场氛围温暖而充满支持。通过互相倾诉,同学们感受到了同伴的理解与鼓励,压力得到了有效缓解。
小组讨论:探索应对方法
在小组讨论环节,同学们围绕压力的应对方法和效果展开深入交流。大家各抒己见,分享了自己在面对压力时的经验和技巧。心理老师也结合课堂知识,引导同学们思考如何将压力转化为动力。讨论中,同学们不仅学到了实用的应对策略,还增强了应对压力的信心。
激活压力:化压力为动力
活动的最后环节是“激活压力的积极作用”。同学们选取当前面临的一个压力源,尝试用课堂讲解的方法挖掘其积极影响。大家纷纷表示,通过重新审视压力,他们发现了压力背后的成长机会,并制定了具体的行动计划。这一环节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,压力并非敌人,而是推动自己不断进步的动力。
活动圆满结束,收获满满
本次《压力与应对》课程培训在同学们的积极参与中圆满落幕。活动不仅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了压力,还提供了实用的应对工具。许多同学表示,通过这次培训,他们学会了以更积极的心态面对压力,未来将以更加自信的姿态迎接挑战。
学校心理委员会表示,未来将继续开展此类活动,为同学们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,助力大家健康成长。(文/图 龚琴赟 审核/鲁宁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