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时的喜马拉雅山恒河岸边有座无花果林,住着几十万只鹦鹉,里面有一只鹦鹉王。它住在一棵树上,即使果子稀少也停留在那儿,吃些嫩芽、叶子或树皮,喝恒河水,十分知足,从不飞往别处。这种知足的美德震撼了帝释天的宫殿。
帝释天为了考验它,就让那棵树枯萎,只剩下满是裂缝的树干。刮风时树干摇晃,裂缝的灰尘纷纷飘落。鹦鹉王就吃这些灰尘,喝恒河水,亦不它迁。
帝释天知道鹦鹉王确实知足,就决定给它一个恩惠。他变成天鹅王,来到无花果林,对鹦鹉念了两首偈颂:
“树上果累累,众鸟聚一堂;树上果零落,众鸟飞四方。”
“红嘴鹦鹉快离去!呆在枯树想什么?春鸟请你告诉我,为何不离这枯树?”
鹦鹉王说:“天鹅啊!为了表明我的知恩报德之心,我不抛弃这棵树。”说罢,也念了两首偈颂:
“朋友与朋友,恪守交友道,生死与荣枯,全然不计较。”
“此树是我友,不能随意抛;求生离枯树,不合交友道。”
帝释天告诉鹦鹉,要听凭它的心愿,赐予它一个恩惠。鹦鹉念了一首偈颂:
“天鹅若肯赐恩惠,请让此树活转来,硕果累累淌蜜汁,枝叶茂盛放光彩。”
于是,帝释天就给了鹦鹉这个恩惠,让无花果树结满了甘露果。(《佛本生故事?大鹦鹉本生》)
旁观者言:
故事很简单,道理却不简单。中国人爱说知足常乐。听多了,也就无所谓了。
在现代人眼里,知足常乐学说是自欺欺人,是无能的表现。其实不然。
知足是一种人生美德,知足的人一定会对他人有感恩之心。看似普通,实际上它是一种很高境界中的美德。鹦鹉王什么也没有做,只是对其栖息的大树怀有深刻的感恩之心,但“这种知足的美德震撼了帝释天的宫殿”。
怎么可能呢?
仔细想一想,问题就会明晰起来:人对物质生活有一定的依赖需要。正因为这一点,人们在观念上很容易倾向于追求荣华富贵,而厌弃潦倒贫困。一般的鹦鹉也是如此:这棵树能够给我食物和庇护,我就栖息在它的怀抱里;有朝一日,它不能再提供食物和庇护,我就去另寻一棵大树,另择一个恩主。
关键是——曾经的恩主被遗忘了。你不断得到一棵又一棵的大树,也不断地忘记一棵又一棵的大树。久而久之,这个人就会变成一个失去“知恩报德”之心的自私生命。大家都这样做了,也就觉不出有什么不妥之处。
现在,鹦鹉王恪守交友道,不离不弃——他与世界之间所保持的不是一种利用与被利用的关系,而是一种相互依存的朋友关系。
美德由此感动了神。
帝释天要给鹦鹉一个恩惠,不料鹦鹉把这个恩惠送给了无花果树:“天鹅若肯赐恩惠,请让此树活转来。”
鹦鹉的心愿是无私的,它要让无花果树活转过来,而不是考虑自己。
这就叫做“无私无我,先他后我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