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进一步提升我校教育教学的质量和社会形象,确保各项教育教学规范化,提高课堂教学效率,形成良好的教风和学风,特制定教师教学行为规范如下:
一、课前规范
1、课前到位。提前三分钟到达教室,面向学生站立、目视学生并提醒学生调整上课情绪、检查学生课前准备情况(及时表扬、肯定或指出不足),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。
2、课前组织。正式上课铃响后,教师立即走上讲台,宣布“上课”,班长喊“起立”,老师检查学生起立情况,要求学生向教师行注目礼,并由班长报告全班到勤情况,待全体学生起立规范后方可师生间问候、行礼,然后老师说“请坐下”,行礼过程中,气氛应庄重,感情要亲切。并及时在《课堂教学日志》和《课程学习综合评价记录簿》上对考勤情况作记录。
3、实训室上课。在实训室(或机房)上课的,任课教师按照实训教学计划提前一周做好实训原材料计划的编制、报送相关领导审核、批准、采购,按实领用并检查材料质量;课前必须根据课程需要提前检查学生的实训工装、工具是否穿戴、备齐等,组织学生列队;教育学生爱护实训设备、遵守操作流程、注意实训安全,交待实训项目操作要求,然后安静有序带队进入实训室。
4、教师仪表。教师上课穿着要朴素大方,不允许穿奇装异服、拖鞋进入教室。男教师不允许留长发,不允许穿背心进课堂,女教师不允许染过于艳亮的头发,不允许穿吊带和短裙,不宜化浓妆。
二、课中规范
1、语言文明。教师在课堂上必须讲普通话,讲究语言艺术,流畅、生动、富有感染力。严禁语言粗俗,动作粗鲁。教育学生时应严、爱结合,不得打骂学生,不得对学生进行体罚或变相体罚。
2、教学板书。要工整、规范,禁止使用繁体字和不规范的简化字。重点内容板书条目要清楚,并保留适当时间便于学生抄录。
3、教学互动。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,充分利用现代媒体,选择恰当的手段,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、内驱力。应面向全体学生,注重个别差异,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,关注学生的参与,努力提高课堂教与学的效率。严禁放弃对学困生的教育。
4、思想教育。所有任课教师都有义务协助班主任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,既管教又管导,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、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、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。教师要特别重视规范学生课堂学习行为的引导和教育。放弃对学生课堂常规的养成教育是教师严重的失职行为。
5、教学行为。
⑴教师必须站立上课(机房上课除外),演示要正确规范。学生进行实操活动时,教师应主动在行间巡视指导,不可处理其它事务,巡视时的语言和动作以不影响其他学生正常学习活动为宜。实操完成后做好讲评,切实组织好实训过程,搞好安全、卫生工作。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站姿以及看书、写字的姿势,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。
⑵上课时不得处理与本课教学内容无关的事务。手机处于关闭(静音)状态,严禁接打电话、玩手机,不得中途离开课堂。如遇特殊情况必须离开课堂时,必须先得到相关领导批准,并通知教学部门委派其他老师到课堂或办理相关调课手续。
⑶教师必须做到不提前下课(实训操作课、体育课如果课间不休息连上的可以提前十分钟下课)、不拖堂。每两节课必须布置作业(实验报告)。
⑷下课前,教师可预留两分钟,以解决学生可能需要单独询问的问题,或与学生沟通交流。
三、课后规范
1、下课铃响后,教师应准时结课,同样要规范每次结课时的师生互相问候与行礼。
2、对布置的作业(实验报告),要定时收交并及时认真全批全改。
3、在实训教室授课的,任课教师下课后必须负责组织学生排队回原教室,安排布置值日组学生立即清理、清点实训室器具(存放在指定地点并加锁保管)、搞好卫生、检查水电气安全等,始终保持实训场所的环境秩序井然。
四、课务规范
1、开齐、上足学校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的科目所规定的课时,无特殊情况,不得挪作他用。
2、开学第一周必须备齐不少于两周的教案,每次上课必须有教案,并与授课计划相符。
3、不准私自调课、代课,公差、外出学习培训或病事假,必须事先与相关教师作好课务调整,严禁无人上课的现象出现。私自调课的按教学事故处理。
4、阅卷要认真负责,有标准答案,不得让学生参与阅卷。
5、学期结束必须填写《教师业务卡》、教案(电子档)与《班级课程学习综合评价记录簿》上交到教务组或教研组存档。
针对上述课堂常规要求,学校教学值班人员、系部主任和校领导随时可以对任课教师的课中教学行为进行检查,检查结果将作为任课教师教学工作考核的重要依据之一,并根据违规情况参照学校教学管理的相关文件进行处理。
附:《教师课堂教学行为“八不准”》
1、不准无教案上课;
2、不准坐着上课;
3、不准“放羊式”教学;
4、不准出现迟到、空堂现象;
5、不准无课外作业;
6、不准接打电话;
7、不准羞辱、体罚学生;
8、不准有不文明的言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