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开展“五课”教研工作和“两课”评比活动的通知

教务处、教研督导室、各系、教研组:

  为认真贯彻落实苏教科院科[2010]11号文件精神,进一步深化学校教育教学改革,推动教研活动的有效开展,加强教学常规管理,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,全面提高教学质量。经研究,决定组织开展备课、上课、听课、说课、评课教研工作(以下简称“‘五课’教研”)和研究课、示范课评比活动(以下简称“ ‘两课’ 评比”),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。

  一、活动宗旨

  以《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》中的要求为目标,以国家和省有关职业学校专业设置、课程结构,以及教学内容、教学方法、教学评价、教学管理、教学改革的精神为依据。通过开展“五课”教研工作和“两课”评比活动,引导教师坚持在岗学习,加强校本研究,跟踪行业企业用人标准,更新教育教学观念,创新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,提升专业化水平。开展立足课堂、面向现场的教学研究、专业实践,促进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成果在教学领域的有效转化,推动学校教学常规工作的创新和教学质量的提升。

二、“五课”教研工作

“五课”教研是教学常规管理的基础性工作。

  1、“五课”教研的目的是将备课、上课、听课、说课、评课提升到教学研究层面,整体推进教研工作的开展和教学管理模式的创新,彰显职业教育本质特色。 

  2、“五课”教研的工作内容

  ①在备课方面,要求教师依据教学大纲(课程标准),结合学生学习现状和特点,确立教学目标,开发课程资源,对课程进行二次开发和教学设计,正确把握教什么、如何教,以及学什么、如何学。公共基础课程,重在对学生思想品质、文化素养及其目标达成进行研究;专业技能课程,重在教学内容和职业标准对接、教学过程和工作过程对接的研究。

  ②在上课方面,要求教师按照教学目标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,创设教学情境,利用教学资源和信息技术,加强师生互动与相互建构,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,实现课程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展开与动态生成,追求教学特色和风格。公共基础课程,重在促进学生认知与体验相结合、知情意行合一的研究;专业技能课程,重在做中教、做中学,以及教学做合一的研究。

  ③在说课方面,要求教师执教后对目标确立、学情分析、教材处理、教学设计、教学实施、资源整合,以及教学成效、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等进行全面阐述、系统分析,主要说明为何教、教什么、如何教、为什么这样教等,重在阐释教学理论的应用和课堂教学的反思。

  ④在听课方面,要求听课者对授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体现的课程观念和教学理念,以及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度、教学情境创设的有效性、教学方式的合理性、教学资源与信息技术利用的整合性、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等进行全息透视和综合判断。

  ⑤在评课方面,要求专家、领导、同行等依据职业教育的课程观和教学理念,以及课程教学改革的要求,对授课教师在课堂教学目标设定、内容组织、教材处理、教学结构安排、情境创设、教学策略选择、资源整合、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及其表现的教学理念、教学特色和风格,以及学生的情感体验、能力培养和素质提升,进行诊断性和发展性评价。

  3、“五课”教研的实施要求

  ①教务处所属的文化基础课、体育教研组及各系所属的专业教研组,应按照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“五课”教研的内涵要求,分门别类地组织开展教研工作,实现所有专业、所有课程、所有教师和所有教研人员的全覆盖。

  ②教务处和各系应组织各教研组按年度制定相应工作计划,确立工作目标,拟定工作措施,并认真开展活动。处、系领导要带头参加“五课”教研活动,充分发挥教学名师、学科或专业教学带头人、教学能手等的作用,带动教师全员参与。要把“五课”教研活动与教学考核、评优活动有机结合起来。各系还要加强与行业企业的联系,在校企合作中提升“五课”教研的水平。

③教务处和教研督导室应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全校的专题讲座、专家评议、“五课”教研竞赛活动。各部门可通过组织现场观摩、教学交流、课题研究、专题研讨等方式,开展“五课”教研活动。教务处和教研督导室应及时总结、宣传、推广“五课”教研中的先进经验和教研模式。

三、“两课”评比活动

示范课是指已形成教学模式,具有示范作用和推广价值的品牌课。研究课是指某一方面形成教学特色,并具有一定研究与推广价值的优质课。

“两课”评比是在普遍开展“五课”教研活动基础上,由学校组织的一项常规性(每年举行一次)评比活动,并择优推荐优秀教师参加市、省组织的“两课”评比活动。“两课”评比旨在引导教师提升职业道德、教育素养和教学能力,总结体现课程改革精神的教学模式,树立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典型,打造职业教育品牌教师。

  1、参与对象:全校教师。同一年度一名教师只能参加一门课程的评比。

  2、评比课程:分为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两大类。

  ⑴公共基础课程,按照科目进行,分为:①职业生涯规划(生活经济与就业创业);②职业道德与法律;③语文;④数学;⑤英语;⑥计算机应用基础;⑦体育与健康;⑧其他选修课程。

⑵专业技能课程,按照专业大类组织进行,分为:①加工制造类(机电技术应用专业);②纺织服装类(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);③信息技术类(计算机及应用专业);④财经商贸类(财务会计专业);⑤旅游服务类(烹饪与餐饮管理、中西面点制作、旅游与酒店管理、美容美发设计专业);⑥文化艺术类(摄影与广告专业)。

  3、评比办法

⑴时间安排:公共基础课程的“两课”评比安排在每年的12月份进行;专业技能课程的“两课”评比安排在每年的6月份进行。

⑵参评名额:各门公共基础课程和各类专业技能课程可推荐参评2~3人。

  ⑶评比标准:依据教育部新颁教学大纲或省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相关要求,按照“五课”教研的内涵实质,对参评课呈现的课程观念、教学理念及其教学目标、教学设计、教学实施、教学手段、教学评价、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。评价中突出教学改革与创新的特色和亮点(评级要点参见附件)。所有参评课必须使用国家或省规划新教材。

⑷评比程序:

①各教研组在“五课”教研工作的基础上,采取个人自愿申报和组内教师评议相结合的方法,向所属处、系推选参加学校“两课”评比的教师。

②教务处负责对参加公共基础课程“两课”评比的教师人选进行审定;各系负责对参加专业技能课程“两课”评比的教师人选进行审定。

③学校成立“两课”评审组,组织参加学校“两课”评比的教师进行现场听课和专家评议。评定校级示范课、研究课的教师;择优推荐参加市、省“两课”评比的教师人选。

⑸评比结果认定:

参评课被评定为校级示范课和研究课的教师,由学校发文公布、颁发荣誉证书,并记入教师考核档案。

  四、工作要求

  1、相关处、系要高度重视“五课”教研工作和“两课”评比活动,确实加强组织领导和过程管理,并以此来推动学校的专业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,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,形成自身办学特色,创立教学品牌。要防止只重形式、不讲实效;只重视个别参评、不重视教学教研基础工作的功利化倾向。

  2、各教研组要从实际出发,切实开展务实有效的“五课”教研活动,要将“五课”教研工作与教学改革课题研究相结合,并将教研成果及时转化到教学实践中去。

  3、全体教师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,立足岗位(本课程、专业),在实践教学中开展教学研究,进行课程开发和教学创新,解决教学中的一些实际问题,不断提升自身教学水平。

  4、教务处、教研督导室要加强与市、省相关教育部门的联系,积极推荐优秀教师参与“两课”评比活动,并要深入教学一线,进行研究、指导和服务,科学、公正地做好“两课”评比有关工作。还要积极将教学教研成果在教学实践中加以推广与应用。